
問題一
“
香港中評社記者:
多個省份日前公布了中小學的開學復課時間,學校是人員密集的場所,為了防控疫情在校園內傳播,學校都作了哪些應對準備?學生和家長又有哪些注意事項?是否要求學生戴口罩上學?”
王登峰:
當全世界的疫情正在急劇暴發的時候,中國的學校開始陸續開學,這本身也是一種逆向前行。同時,也加大了我們校園疫情防控的難度。針對這個情況,從陸續開學的各個地方學校情況來看,除了做好原來的三個開學原則,也就是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開學,在學校的基本防控措施到位之前不開學,校園和師生的公共安全得不到保障之前不開學,我們現在又特別強調要嚴防境外輸入可能帶來的風險。因此,開學方面的要求:是繼續延續原來的基本原則,就是“三不”原則;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境外輸入病例和由此帶來風險的防控。因此,教育部也要求各地各校都要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一旦出現聚集性疫情的暴發,要立即采取果斷措施,并且要及時上報,這樣也可以確保已經開學學校疫情防控的安全。至于是不是需要戴口罩?國家已經發布了戴口罩的指導意見,在低風險地區,在學校教室里上課是一個聚集性非常強的場所,要求必須戴口罩。在戶外、運動場,人員沒有那么多,而且人和人之間間隔比較大的情況下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但從總體上來說,為了確保整個開學工作的順利和疫情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各地各校都針對學生應該形成的良好的自我防控措施作出了詳細規定,因為各個地區的疫情防控要求并不一樣,可能每個學校都會有一些細微差異,但總體上還是要確保安全,作為開學的一個前提。
隨著開學的臨近,在這里也對學生和家長提幾個建議:一是從學生來講,一定要真正了解或者認真了解新冠肺炎以及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二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要按時作息,適度體育鍛煉,同時要加強營養,安排好自己的作息,勤洗手、勤通風,而且要保障好個人睡眠。對家長來說,除了要了解新冠肺炎及其防控措施之外,還要做好自我防護,因為家長接觸的人肯定會比學生多,在接觸他人的時候,要有把握,特別是要做好自我防護的措施。同時,也建議家長多關心和關注孩子們的心理狀態。他們從長期居家學習到開始復學,可能會有一些新的變化,包括情緒變化、學習各方面的困擾,也能夠及時關心、幫助并且激勵孩子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
問題二
“
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隨著中小學的陸續復課,大家也非常關心大學什么時候能復課?請問在低風險地區,對于大學畢業年級的學生有沒有可能會讓他們提前復課?
”
王登峰:
4月1日,青海省將陸續開始大學生的復課。從4月8日開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高校也將陸續復課。4月10日,山西省高校本科、碩士和博士畢業年級也要陸續復課。4月13日開始,江蘇省的高校也將陸續復課。后面在4月上旬和中旬還會陸續有一些地區的高校開始復課。
高校復課是要錯層次開學,錯層次開學首先優先安排的就是畢業年級以及有科研任務的研究生,這一批學生要優先安排。第二是要錯區域。目前開學的這些高校基本上都是本地生源的學生先復課,外地的、低風險地區學生再陸續復課,高風險地區的學生先暫時不復課。第三是錯時復課,就是每一個高校基本安排在兩周時間內完成不同年級、不同地域的學生返校。同時,高校的開學還要提供全方位的防護,也就是從學生走出家門、搭乘交通工具、到達校門一直到進入校園,要進行全程監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從高校開學情況來看,其實已經考慮到了畢業年級和有科研任務的學生的需要。各地高校開學是由各地區、各省區市和各高校一起根據疫情形勢的研判和學生的具體構成來確定開學和復學時間,教育部沒有統一要求。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校跟中小學開學一樣,也是堅持“三不”原則,也就是在疫情防控沒有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開學,學校防控措施不到位不開學,校園安全和師生的公共衛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不開學。因此,需要各高校、各地區做好開學前的充分準備。
另外,境外輸入病例目前也形成了一個疫情防控的巨大威脅,高校里面有國外的留學生,有港澳臺學生,還有外籍專家,我們要求各地各校制定相關的措施,來華留學生目前不能返回學校,但是各校都會安排在線的教學指導。總體方面的要求,就是各校外國留學生先暫時不返校,根據疫情發展情況,我們再做出具體通知。同時,每一個高校、每一個地區也都要制定應急預案,因為高校開學和中小學開學的不同就是生源的跨地域流動,同時還有眾多留學生要進入校園,因此應急性措施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不僅要求每一所高校都要做好應急預案,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省區市也都要針對高校開學的情況制定相應應急預案。
問題三
“
南方都市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開學十天后貴州一中學200多名學生出現了疑似急性食物中毒的現象。如何保障開學后學生的食品安全?
”
王登峰:
3月24日貴州省錦屏中學因為當地的市政停水,學校緊急啟用了他們的備用水源,也就是備用的水井,但是因為這個水井的水質不達標,所以造成了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有209人。這209人有10人在校內觀察,199人住院治療,很快就全部治愈,是因為水中的大腸桿菌超標造成的。這件事情發生之后,貴州省委省高度重視,及時采取果斷措施進行救治和排查工作,目前各項工作都已經取得明顯進展,師生身體健康都得到良好保障。目前,當地也在啟動倒查機制,追究相關負責人責任。
每年在開學之初,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會會同相關部門一起向各地、各校發出關于做好學期開學之初以及整個學期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提醒和通告。今年3月23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和公安部就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已經部署各地各校做好校園食品安全工作,一定要落實主體責任,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問題四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記者:
央視新聞的網友比較關心,目前學生通過線上進行復習和預習,但是學習節奏和進度不一樣,開學后和線下學習如何銜接?接下來暑假和寒假時間是否因為疫情有所調整?
”
王登峰:
從教育部的工作來說,提出一個基本要求,也就是開學的時候,要摸清學生居家學習的情況,同時根據居家學習情況,調整好教學方案。每個學校開學前都要了解清楚不同年級和不同班級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如果在線學習安排了新課,在開學之后要組織好串講,確保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基本掌握新課的內容之后,再往下進行新的課程講解。如果在在線學習期間沒有開設新課,開學之后就要從零起點開始進行教學。同時,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各個地方、各個學校都已經采取了相關措施,已經開學的學校都是按照剛才講的這個原則去組織好開學后的教學,做好銜接工作。
至于說因為假期延長會不會造成對未來的暑假以及將來寒假的影響,這種情況由各個學校和各地根據學生學習和課程進行的情況自主決定。
“
澎湃新聞記者:
今天中午,教育部發布公告,明確今年高考將延期一個月舉行,今年高考延期舉行主要考慮是什么?
”
王輝:
近期,廣大考生、家長和社會各有關方面都十分關心高考時間的安排問題。高考是我國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系國家人才選拔、關系社會公平、關系廣大考生和家庭切身利益。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對今年高考工作的影響,要求穩妥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教育部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綜合研判、審慎研究,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今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主要考慮:
一是堅持“健康”。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人員的生命安全。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衛生防疫專家認為,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疫情防控風險相對更小。高考是涉及千萬考生的大規模選拔性考試,必須堅持健康,采取最穩妥、風險最小的方案,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是堅持“公平”。切實把疫情對廣大考生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復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疫情發生后,各地延期開學并安排高三學生居家學習,學生復習備考普遍受到影響,特別是由于城鄉網絡學習條件等差異,部分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復習備考受到影響更大,高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確保公平公正,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可以使考生有更多一點的時間按教學計劃在校集中學習,從而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問題二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今年高考延期了,考試的組織工作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對考生個人可能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
王輝:
2020年高考工作面臨疫情防控和時間推遲等復雜形勢,教育部將指導各地重點加強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防疫措施。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下,各省級招委會要協調衛生健康部門深入研判7月初疫情情況,詳細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標準,切實加強考試組織各環節的防疫措施,全力為廣大考生創造安全的考試環境。
二是加強考試組織管理。嚴格規范執行考務工作規定,落實命題、制卷、試卷保管、分發、施考、閱卷等各個環節的安全措施,確保考試組織萬無一失。
三是加強應急準備。針對高考期間部分地區可能發生的高溫天氣和自然災害,各地要切實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和各項預案準備,并積極開展災害天氣應急演練,全力保障高考安全平穩順利進行。
教育部將指導各地教育部門優化相關措施和流程,為考生提供規范化、人性化的考試服務,同時也請廣大考生理解和配合,按照所在地區考點的統一要求參加考試。
問題三
“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
今年高校的錄取工作安排以及高校秋季開學會有哪些變化?
”
王輝:
今年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總體上今年高考后填報志愿和錄取時間將較往年整體推遲一個月左右,本科錄取預計在8月底結束,專科錄取預計在9月中旬結束,高校秋季開學時間也相應順延,預計本科高校9月初至中旬陸續開學,高職院校一般在10月初開學。
以上就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的“開學復課情況”內容的介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點擊進入【凱學網】網站。
來源|據中國網直播實錄